版权整治将倒逼网络内容升级
9月29日,针对网络转载版权专项整治中发现的突出版权问题,国家版权局在京约谈了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百度百家号、微信、网易新闻、搜狐新闻、新浪新闻、凤凰新闻、腾讯新闻等13家网络服务商,要求进一步提高版权保护意识,规范网络转载版权秩序。国家版权局要求,网络服务商直接转载传统媒体作品的,要进一步完善版权管理制度,坚持“先授权、后使用”的著作权法基本原则,未经授权不得直接转载他人作品;依法转载他人作品时,要主动标明作者姓名和作品来源,不歪曲篡改标题和作品原意;要积极与权利人及相关版权组织开展版权合作,完善授权许可机制,遏制网络侵权盗版。
这次约谈不仅包括一些“历史悠久”的门户网站,也包括近期非常火爆的公共信息平台和自媒体平台。这是继两周前大规模约谈15家视频平台后,对文字为主的平台进行大规模约谈。很显然,无论是视频还是文字,版权意识都已经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进一步强调规则,也有可能让各类信息平台进入新的洗牌程序,那些无力提供足够原创内容的平台,有可能在今后的竞争中被迅速淘汰。
有一种观点认为,互联网的大规模兴起,是带有“原罪”的,这种“原罪”,就是对版权的侵犯。无论是网站也好,信息平台也好,都需要向受众提供最快速的海量信息,在这个基础上,才谈得上生存和发展。然而,不少互联网企业根本不愿意花费金钱、人力去进行原创,原创需要人才,需要时间,会加大成本,和很多企业“赚快钱”的思路背道而驰。版权意识的淡漠,原创能力的缺乏,让他们明里暗里把抄袭、洗稿、非授权转载当成自己生存的根本,甚至有的网站热衷于使用洗稿机器来大规模生产稿件。这就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原创者的利益受损,得不到应有的报酬,而抄稿洗稿者却赚得盆满钵满。长此以往,互联网内容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严重伤害了原创者的积极性。即便有一些互联网企业试图加大原创力度,但也很快陷入被抄袭、被非授权转载的被动境地,需要花大力气去维权。而个别通过侵权尝到“甜头”的所谓企业家,甚至提出以“流量为王”代替“内容为王”,这更是一种在自鸣得意状态下的本末倒置。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原创内容得不到保护,那么多么现代化的媒体,都将陷入内容短缺的窘境。事实上,这种状态已经在互联网上出现,为了显示自己内容的“独特”,一些企业开始乱起标题,篡改文章原意,内容东拼西凑,语气浮夸,甚至不惜编造与事实相悖的内容。而这些,都是今年“剑网2018”行动和这次国家版权局约谈中,强调要予以整顿的。这意味着,过去那种靠拿、编、吹等掩盖内容欠缺的野蛮生长时代即将过去,如果再不重视版权和内容,那么等待着这些平台的,就是淘汰。
版权整治将倒逼互联网平台的内容升级。在管理部门的严格管理之下,在公众版权意识增加,开始形成付费阅读、付费获取内容的习惯下,原创内容越来越凸显自己的价值。网络平台要么必须投资建立自己的内容生产部门,自己生产内容,要么则需要与专业的媒体、作者进行合法的版权合作。投机取巧无本万利的经营思路,将无法持续。以大量垃圾信息、重复信息来“增量”,骗取点击和投资方信任的做法,也将被唾弃。对于互联网信息平台来说,这无疑是上了台阶,是走向正途的开端。
作者:璪平 来源:法制晚报 发布时间:2018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