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周报》:纸媒更应注重版权有效管理
提起《英语周报》,不少人都会回忆起上小学、中学时,老师把上面的试题留作家庭作业的经历。这份“生于80年代”的报纸,以“求高、求准、求实、求新”作为办报理念,致力于为中国基础英语教育提供优质资源和服务。
然而,进入互联网时代后,《英语周报》遭遇了形式多样的侵权挑战。在应对这些挑战的过程中,《英语周报》也在不断地完善自身版权资产保护的相关制度,并获得了2017年“全国版权示范单位”称号。
互联网侵权事件频繁上演
谈到传统媒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版权保护工作,英语周报社分管版权工作的副社长张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移动互联网时代,版权保护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自报社获得‘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称号后,更加注重对自身版权价值的挖掘与使用,在发展数字产品的进程中,根据编辑、发行等不同环节特点采取相应的版权保护技术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6年,上海某科技公司的网站以及手机APP在未取得英语周报社授权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大量使用《英语周报》2015—2016学年七年级、八年级新目标版报纸中的试题、练习等内容。更为严重的是,该公司工作人员还大肆宣称,使用该网站产品之后,就不用订阅《英语周报》报纸。此举不仅严重侵犯了英语周报社的著作权,还给报社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就在去年,经反复核查发现,《英语周报》的104套听力试题中有30套被多家网站非法盗用,这对报社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伤害。
面对这样的情况,英语周报社积极收集证据,通过和网站负责人协商、发送律师函等方式维护报社合法权益。他们经过不断查询监督,使报社经济损失最小化。
在张宇看来,通过长期坚持对自身版权的维护、对侵权行为的及时打击,能够逐渐规范同类市场,实现对版权的有效保护。
建章立制实现系统保护
张宇介绍,英语周报社的法务部成立于2010年,配有专门的法律顾问处理侵权纠纷,同时还负责审核报社各部门的对外合同、协议等工作。为更规范地使用作品、打击侵权行为、加强知识产权管理,英语周报社于2016年在法务部下设立了版权管理中心。
除了设置专门的版权管理中心之外,为了有效实现版权管理,报社建章立制,规范版权授权流程及体系,规定在各类产品研发立项前,须对已有信息进行充分检索,树立版权意识,避免版权纠纷。对于报纸所需的汉仪字体以及排版软件,都在取得了相关方授权后再使用。报社还经常开展版权知识培训活动,建立并完善现有版权资源库。在版权管理中心设置专人负责侵权信息的收集及日常事务管理。此外,报社还在全国各地与其他出版单位进行版权合作,通过版权输出实现优质内容资源二次利用,创造效益,实现合作共赢。
近年来,《英语周报》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以内容建设为根本,通过发展数字出版,不断推动报网融合与产品升级,已逐步构筑起融报纸、杂志、网站、移动客户端为一体的全媒体教育传媒产业新形态。
版权保护长效机制有待持续完善
在传统纸质媒体发行量普遍下滑的大势下,《英语周报》近几年发行量稳步增长,出现了企稳回升的良好局面。在张宇看来,这与版权方面的大量细致工作密不可分。
英语周报社目前编辑出版有小学三、四、五、六年级,初中七、八、九年级,高中一、二、三年级各种教材版本及各学段的同步辅导报纸和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版报纸,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数字化辅助产品。
对于报社版权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张宇认为,要在教辅市场日趋成熟的同时,提升版权信息的广泛收集、准确分析的能力,在与版权工作相适应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水平上有所创新,制定出一套适合报社版权工作的制度和规定,使版权工作与发行工作相结合,稳定报社的版权维护工作。
“随着国家版权保护工作的不断进步、教辅市场的版权维护意识的加强,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版权意识和制度。”张宇提到,目前教辅市场上产品同质化严重,传统教辅出版单位应该树立更强的品牌保护意识和版权保护意识。
在这样的背景下,英语周报社力求打破同质化重围,回归教育本色,加强维权意识,防微杜渐。在《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和振兴文化产业的背景下,借助山西省教辅报刊转型工程两个宏伟目标,版权工作更要落到实处,对发现侵权使用报社资源的现象一定要追根问底,对已经发生的问题进行沟通,对于严重问题要严肃惩处,通过法律手段维护报社的合法权益。
“我们也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后面的路可能会更漫长、更艰难。”张宇说道。
作者:赵新乐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发布时间:2018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