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江:让网络版权健康生长
近日,在上海市版权局和上海版权保护协会支持下,沪江作为轮值主席,集结了沪上教育、文学、游戏、体育、视频、广播等不同领域内的互联网企业举办了一场“互联网+时代下的版权产业发展与版权保护研讨会”。
“我觉得有这个义务和必要呼吁行业更多的人自律,从而更好地开发利用版权。”沪江副总裁常智韬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他还表达了对在新技术环境下,版权产业与互联网产业实现融合、达到共赢的期望。
“长”出来的互联网版权
众所周知,互联网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倡导的就是所谓自由、开放,甚至是免费,因此,像谷歌、亚马逊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在他们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跟出版商以及各类著作权人发生着摩擦。对此,常智韬毫无避讳,他表示这只是在经历了野蛮生长阶段之后该有的反思。而在沪江看来,“互联网+”时代下版权产业的发展是营造生态“长”出来的。
“长出来,其实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既有自身的成长,也有外部环境的变化。”常智韬说。以沪江为例,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伏彩瑞,大学的时候就是一个互联网爱好者,热衷于BBS论坛。2001年,伏彩瑞带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创办了沪江语林网,完全依靠业余时间以及另一份打工“贴补”网站运营,网站做的工作则是服务于网上学习者,也没有自己的产品,靠网友自发上传学习资料,互相分享学习心得。这个状态一直持续到2006年,常智韬把这段时间称之为野蛮生长阶段,“版权系统性需求,或者是版权利用和商业开发行为,那时都没有,更没有清晰的意识,当时整个业界正处于野蛮生长状态。”
2006年,网站开始商业化运作,次年获得天使投资,首创网络年会、网络公开课等全新教学模式。这个时候无疑需要大量优质的内容,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当时根本没有人相信他的东西在互联网上能够得到保护,甚至是获利。在需求碰壁的情况下,沪江只能自己动手,跟网友、教师个体、培训机构合作,开始学习著作权,学习知识产权的权益确认,收益的分享,并着手研究如何在技术上实现保障。
到2009年沪江网校诞生时,沪江已经解决了创作者权益变现的问题,网课质量有了保障,可以开始向客户收费了。“而这个时候,沪江也开始面临网课被他人盗版的尴尬。”常智韬笑言,这也许就是互联网版权成长之痛。
在线教育领域呼吁打击盗版
在沪江法务总监林华看来,当前在线教育的付费赢利模式之所以发展不是很顺利,很大程度上就与频繁出现的盗版侵权现象有着较大关系。“这种问题并不是在线教育领域内的特例,而是整个互联网内容生产商所共同面临的境况。”林华表示。
林华说他目前从事的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应对版权侵权问题,沪江现在已经遭遇了较多的课件盗版侵权问题,“从我们自己来说,我们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来做防御工作,在线课件系统从1.0版本做到2.0版本,再到现在的3.0版本,从技术手段上加大破解难度,进行自我保护;另一方面,必要的时候还是要采取法律手段打击盗版。”
沪江于去年在苏州刚刚完成第一起侵权盗版案件的审结,被告通过淘宝网向他人销售“破解版”的“沪江网校”课件,并以此获利。林华告诉记者,这是近年来沪江课件被盗最严重的一次,有大量的销售,沪江用了一年的时间定位、报案、配合公安抓捕。“在这之前,其实我们曾经给盗版者的QQ号发函警告过,对方非常嚣张,甚至回信挑衅,你来找我好了,完全置之不理的态度。”林华非常无奈地说。
与此同时,沪江也以自身实际行动净化着周遭的版权环境。沪江有很多类似直播教学工具(CC-TALK)、沪江开心词场(背词练习工具)、沪江小D词典(多语种在线查词工具)、沪江听力酷(听力训练工具)等自主研发的学习软件,以及近2万个在线学习课件,目前正在逐步做版权登记,公示、明确版权归属;同时,沪江也加大了版权合作方面的资金投入。比如,沪江有很多内容会涉及图片,现在都通过购买获得使用版权,仅此一项每年就要花费过百万元。
但事实上,良好的版权形象无疑是为沪江发展加分的。近年来,国际出版巨擘圣智学习集团、剑桥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麦格劳希尔教育集团、哈珀柯林斯集团、美国开普兰教育集团先后与沪江达成出版合作,近百家国内出版社与沪江展开了深度合作。
横向联动开发利用好版权
现在是互联网版权产业发展最好的时代。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进步和创新,越来越多的权利人通过互联网获得比传统模式下更多的利益;互联网与文化产业的不断融合,不仅没有摧毁传统文化产业,反而加速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对此,走在互联网教育前端的沪江有着最深切的体会。
常智韬告诉记者,现在沪江与传统出版有很多的合作。比如以APP方式和纸质图书相结合,然后又以授权方式,沪江把优质的图书内容开发成在线课程,购买图书的用户通过APP进行语言学习的专项训练,通过APP嵌入的板块可以找到互联网上面相对应的学习课程。“版权内容的多次开发、再利用,平台、用户、渠道,大家都是共享的,我觉得这才是一种共赢,是一种积极的版权保护。”常智韬深有感触地说。
针对互联网会不会切掉传统出版的一部分蛋糕,常智韬以实际案例做了解答。他告诉记者,人民教育出版社经典产品《标准日本语》在2014年改版时与沪江合作,内容修订时共同开发了一个日语学习APP,并将二维码印在书上,读者购买图书后通过扫码可以在沪江网校在线学习。结果,到目前为止《标准日本语》初级版、中级版(高级版还未出版)扫码下载使用的用户累计达到150万;来沪江网上学习这门课程的达到5.6万人,人手购买一册纸质版图书。而实际上,扫码后用户数据的采集为出版社提供后续服务、图书的再版有着更大的帮助。
纵深打造之后,接下来沪江想做的是横向联动,持续长久地培育互联网版权的健康生态。他们积极地跟爱奇艺合作,跟小米合作,也包括呼吁版权联盟建设、版权平台建设,“最近几年,互联网企业对内容的竞争越来越趋于白热化,一方漫天要价,一方不断烧钱推高价格,我们觉得这不是正常行为,但愿这种局面不会在互联网教育领域重演。希望通过横向建设,更积极地开发利用好版权,实现互联网共享经济的新阶段。”常智韬说。
作者:金鑫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发布时间:2016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