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县“四化”新模式助推社区矫正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
为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峨山县持续深化社区矫正执法新模式,不断推进社区矫正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
量化重点工作。围绕社区矫正安全指标数据、《社区矫正法》宣传、工作执法规范、社区矫正中心建设等重点工作深入推进,结合推进履职与监督的量化考核制度,针对辖区8个司法所的日常监管制度落实、电子定位及信息化核查、平台信息录入和信息报送、社区矫正“四大装备”使用、“智慧矫正中心”创建开展等5个方面工作进行量化考评,以“量化排名”倒逼社区矫正工作落细落实。
细化关爱措施。因人施策,把未成年矫正对象与成年矫正对象区分管理,充分保护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隐私,定期安排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以“沙盘游戏疗法”开展心理疏导,帮助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释放心理压力、缓解心理矛盾,塑造良好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同时整合发挥社会力量,积极联系协调学校、关工委、妇联等相关职能部门为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就学、就业等提供帮助,共同推动教育矫正。
优化帮扶教育。结合实际,对于因正常工作和生活需要经常性跨市、县活动的,依程序缩短审批时间,保障社区矫正对象的正当权益,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寻找过渡性就业岗位,有效消除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的因素。 对在校就读的社区矫正对象,以函的形式建议学校不开除社区矫正对象学籍,加强在校期间监管,帮助在校就读的社区矫正对象解决学习困难,顺利完成学业,促使其顺利回归融入社会。
强化部门联动。紧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加大对“两类人员”的联动监管教育。通过联合检察院、法院在赶集日发放宣传资料、定期联合实地走访等方式,对社区矫正对象和安置帮教对象开展防范恐怖活动法治宣传教育。同时加强部门协作和信息交流,深化专项执法联动,杜绝“两类人员”参与恐怖活动犯罪,引导“两类人员”向公安机关举报涉恐信息,共同维护好社区矫正领域和安置帮教领域安全稳定工作,做实做细做好风险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