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江干:首次就一起附条件不起诉案件开展教育听证会
教育听证会现场。
正义网杭州电(通讯员 吴敏)10月21日上午,在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检察院的推动下,未检科干警与帮教单位区关工委、丁兰街道沿山村共同开展了对被附条件不起诉的小罗(化名)的集中教育听证会。这是该院首次对附条件不起诉尝试用教育听证会的方式,强化对附条件不起诉人的教育和挽救。
据了解,小罗(化名),16周岁,今年6月中旬的一天凌晨,因为好奇用捡到的钥匙开门,进入了同住一个院子的另一女青年的租住房,并站在了这个女青年的床前。女青年被惊醒后,小罗夺门而出,但最终被公安机关查获。
该院未检科承办检察官在该案提请批准逮捕后,对小罗的成长经历、家庭情况和犯罪原因等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了解,发现他的父母在7年前已经来到杭州打工,一直居住在江干区丁兰街道沿山村,而小罗则留守老家与奶奶共同生活,直至上初二时奶奶去世才来杭州投奔父母,后来他在一家面包房找到了工作。他说:这次犯罪是一时的好奇和冲动,同时也是法律意识淡薄所致,没有想到会触犯刑法,并对自己的行为非常后悔。在了解上述情况后,承办人提出了不批准逮捕的意见,认为小罗是未成年人,是初犯,有悔罪表现,其父亲也表示能够担负起对他的监管职责,不批准逮捕不会影响诉讼的正常进行。案件到审查起诉阶段后,承办人综合案件的性质、小罗的悔罪表现,专门征求了被害人的意见,提出了附条件不起诉的意见,并多次与江干区关工委以及小罗和父母暂住地的沿山村委会沟通,两家单位对该案非常重视,都表示愿意参与到对小罗的考察、教育和帮教中来,并明确帮教责任人。
10月21日上午,该院正式向小罗宣布了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决定宣布后,江干区关工委关爱团成员、江干区委统战部调研员娄宁绍、江干区纪委调研员刘兴艳、沿山村党委书记董华分别对小罗进行了教育。“摔倒了并不可怕,关键是怎么站起来”、“要珍惜机会,用感恩的心回报父母和社会”、“要牢记教训,学点法律,有一技之长”……这些语重心长的话语承载了关工委关爱团、沿山社区和检察机关对小罗的期望,小罗和他的父亲表示将珍惜这次机会,深刻认识行为的错误,积极参与公益劳动,其父亲也表态今后会加强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并作出了“遵守法律法规、遵守考察规定、参与志愿公益活动和不影响被害人正常生活”四项承诺。
会上,参与考察帮教的四家单位还签订了《考察帮教协议》,就考察和帮教的细节问题达成了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