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非领导人会议开幕 万隆精神指引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原标题:亚非领导人会议开幕 万隆精神指引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原标题:评论:万隆精神指引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梁爽):为期两天的亚非领导人会议今天(22日)在雅加达隆重开幕,会议将发表重申万隆精神的文件,这意味着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万隆精神没有过时,它将指引亚非国家共同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万隆会议是在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召开的。在当时的冷战格局中,刚刚摆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的亚非国家面临着选边站的艰难处境,而这些国家也因社会制度、文化、宗教、领土以及历史等问题存在诸多隔阂与矛盾。1955年4月18日至24日,29个国家的领导人在印尼万隆举行了亚非会议,商讨国际关系准则。在中国政府的有力推动下,会议提出了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神相一致的万隆十项原则,体现了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中国社会科学社亚太研究所副所长韩锋认为,“万隆精神有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在二战结束后,形成新的大国对抗,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影响还在世界流行,发展中国家为了追求自身的发展和独立,所以要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争取世界的和平、合作,并且制定了发展中国家之间和平、合作的基本原则,就是万隆的十项原则,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他们的)新的面貌以及理念也得到了认可。”
十项原则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了重要基础,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包括:尊重基本人权;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承认一切种族的平等和一切大小国家的平等;不干预或干涉他国内政;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任何国家不对其他国家施加压力;不以侵略行为或侵略威胁,或使用武力来侵犯任何国家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通过谈判、调停、仲裁或司法解决等和平方法来解决一切争端;促进相互的利益和合作等。
60年后的今天,国际格局再次处于历史转折的关键节点。放眼亚非,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两大洲无论发展潜力还是发展活力均首屈一指,亚非国家已占联合国会员国的一半以上,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依然影响着世界和平与稳定,亚非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任重道远。而面对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发达国家一方面设法挤压新兴大国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着力构建新的全球政治经济秩序,力图维持优势地位。中国外交学院副院长王帆教授指出,十则原则尤其适用于新时期的国际关系。他说,“现在形势虽然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这些基本原则仍然是适用的。它的精髓就是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相互尊重,这样的原则应该说是处理国家间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法则。我们只有重视或者说践行这样的原则,无论是处理国家间关系,还是处理热点问题,还是致力于共同繁荣发展,就有了一个基本的行为保障,这些原则尤其适用于在新时期的国际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但是,随之而来的贸易摩擦、经济制裁、保护主义、资源过度消耗、工业废气排放、环境污染等问题又制约着亚非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需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利合作。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张学刚认为,“十项原则中有‘要促进之间的相互利益的合作’,未来亚非国家共同发展问题,经济发展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不是像西方所坚持的就是西方获得利益,亚非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进一步贫困化,而是要坚持共同发展、共同分享、共同繁荣这样一个大的原则。”
在新的形势下,亚非国家应该在国际和地区形势保持战略沟通,在重大全球和地区问题上加强协调和配合,进一步提高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的发言权,更多地参与全球治理进程。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亚太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许利平认为,“亚非国家现在最重要的是加强政治互信,特别是要保持战略的独立,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霸权主义,一些国家在战略上依附于某个大国,在万隆十项原则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反对所谓的集体防御来维护某一个大国的利益,我觉得这一点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们知道,由冷战所产生的这种双边和多边的国防防御机制实际上是针对他国的,是为了维护某个大国的特殊利益,不利于建立当今的公正的和平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我想就要进一步发扬万隆精神。”
24日,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的各国领导人将赴万隆,参加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他们将在“亚非大道”上携手重走60年前亚非领袖的“历史性步行”,此举象征着亚非人民的大团结,象征着在万隆精神指引下,亚非国家共同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决心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