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法院将破解执行难贯穿“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四川省巴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将破解执行难贯穿“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理念,重点在涉民生案件执行上下功夫,依法保护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开设绿色通道,优先保障民生,在“快”字上下功夫。重点加大对涉及农民工工资支付的两类案件执行力度,开辟涉民生案件“绿色通道”,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二是采取强制措施,加快案款兑现,在“实”字上下功夫。聚焦“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抚恤金案件;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等七类案件,加大对规避、抗拒执行行为的惩戒力度,形成高压态势。
三是依法打击拒执,捍卫法律权威,在“硬”字上下功夫。全市法院充分利用执行指挥中心实质化平台,对相关执行案件进行摸底排查,对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妨害公务罪,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罪等犯罪的被执行人进行甄别,将相关犯罪线索移交公安机关。
四是审慎采取措施,促进信用修复,在“柔”字上下功夫。全市法院大力推广正向激励和信用修复机制,鼓励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不断加大“前引”力度。通过正面引导的柔性方式,激发守信内生动力,将问题解决在“执行前”;通过信用修复机制激发被执行人主动履行责任,将问题化解在“执行中”。
五是面对执行不能,开展司法救助,在“暖”字上下功夫。加大对执行不能的宣传力度,让人民群众或当事人知晓法院在执行不能过程中的努力。同时,积极向市委政法委协调,对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申请人家庭困难的涉民生案件,依法进行司法救助。
六是狠抓执行队伍管理,严格落实执行案件“一案双查”机制,强化内部监督,常态化开展思想政治、党风廉政、纪律作风教育,不断强化全市法院执行干警政治意识、纪律意识和廉洁意识,坚决杜绝消极执行、选择执行、乱执行等执行乱象,努力打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执行队伍。
七是整合各方资源,加强执行宣传,在“广”字上下功夫。积极搭建各种宣传平台,加强与省市新闻媒体联动,在集中执行重大案件期间,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执行,让人民群众真实了解执行工作、理解执行。